原標題:實現科技自立自強需要有為政府與有效市場
科技自立自強是近年來我國科技創新及政策的熱詞,是繼自主創新、創新型國家、創新驅動發展等概念后又一重要概念??萍甲粤⒆詮娂扰c先前的相關概念有很多共同之處,即強調科技創新的自主性、強調依靠科技創新驅動國家經濟發展,等等,又有新的要求和現實針對性,即關鍵核心技術能夠自主可控,有效應對近些年中美貿易戰、科技戰中頻繁出現的“卡脖子”技術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體學習的講話中指出:“要加快科技自立自強步伐,解決外國‘卡脖子’問題?!边@不僅表明科技自立自強直接針對的是“卡脖子”技術問題,而且表明解決“卡脖子”問題是科技自立自強的當務之急?;诳萍及l展本身的需要、國內外實踐經驗,特別是中美科技競爭狀況,我國要實現科技自立自強,解決外國“卡脖子”問題,既需要各級政府積極主動作為,又要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更要使有為政府與有效市場密切結合、相互促進。
科技本身的發展需要有為政府與有效市場
近代自然科學是在15世紀中葉以后歐洲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地理大發現等普遍革命的社會條件下誕生的,以哥白尼日心說為起點,經開普勒、伽利略到牛頓力學形成為標志。在起初的300年,對科學發展而言,政府逐漸發揮作用而市場的作用還不明顯。然而,到18世紀中葉以后,隨著科學技術在經濟、軍事和社會發展中的作用增大,政府和市場的作用也增大,但政府的作用主要是發展科學和軍事技術,市場的作用主要是發展民用技術。
進入20世紀特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科技不僅在經濟、軍事和社會發展中的作用越來越大,而且在國家之間、企業之間競爭中的作用越來越凸顯。北美、西歐和日本等先發地區和國家不僅充分發揮市場需求對拉動科技發展的基礎性乃至決定性作用,而且不斷加大政府對科技發展的推動作用,對科技本身發展規律的認識不斷深化??萍及l展是從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到試驗發展,再到成果轉化和產業化的鏈條,盡管不同領域、不同時期鏈條的長度和延續時間等有很大不同,但一般而言,越是鏈條的前端政府的作用越大越直接,越是鏈條的后端市場的作用越大越直接,并且政府的作用和市場的作用存在內在聯系,要求政府和市場在鏈條不同階段的作用都要適當,形成有為政府和有效市場。
科技發展之所以需要有為政府,是因為存在市場失靈。市場失靈有很多原因,例如很多基礎研究沒有或看不清市場前景,不少研發活動雖有應用前景,但研發經費太大或市場風險太大,企業不愿或無力承擔等,都會造成市場失靈。有為政府對科技發展的基本作用就是克服市場失靈。與此同時,科技發展也存在政府失靈,如政府支持的研發成果不能有效轉化為生產力。這就要求有為政府既要克服市場失靈也要注意政府失靈,并努力營造有利于科技發展的市場條件和環境,形成有效市場。
用新型舉國體制助力科技自立自強
我國要實現科技自立自強,既要遵循科技本身發展的要求,需要有為政府與有效市場,又要直接面對美國挑起的科技戰,更需要有為政府與有效市場。這里可看一看美國是如何促進科技發展的,特別是如何與我國進行科技戰的,從而加深認識,得到一些啟示。
美國是信奉自由市場經濟的國家,但為了應對1929年經濟危機,實施“羅斯福新政”,加大了政府對經濟干預。二戰以后,隨著美蘇冷戰的發展,美國政府不斷加大國防科技投入,促進國防科技及工業發展,并大力支持基礎研究,而對民用科技主要利用市場的力量,讓企業通過市場競爭來發展。但到20世紀80年代以后,為了應對日本的經濟技術崛起,特別是在半導體領域對美國的超越,更是為了適應以信息技術為代表的新技術革命和產業革命,美國政府不斷加大對民用科技支持力度,促進政府資助的科研成果商業化,促進軍民融合的國家創新體系的形成與發展。進入21世紀,美國的科技戰略在利用市場機制和發揮政府作用方面更明確。例如,2000年美國總統克林頓向國會發表的國情咨文就把美國科技戰略概括為:保持美國在科學技術上的全面領先,這是維護美國在世界的地位的必備條件。這不僅要強化政府對基礎研究的投入,而且在新興產業領域,在繼續依靠市場經濟規律、依靠私有部門的創新的同時,政府也要積極介入和支持,直接投資于有關的戰略性研究和基礎設施,對高新技術產業放松管制并進行政策扶持,如對互聯網企業減免稅,大力扶持小企業,等等。
近些年美國政府加速推出科技戰略和政策文件,并且越來越把中國作為競爭對手,企圖在遏制中國科技發展的同時,促進美國科技發展。美國已經把科技領先作為維護其霸權地位的關鍵和抑制中國崛起的主要抓手。從這些文件可以看出,美國在繼續有效利用市場機制促進科技發展的同時,不斷加大國家對科技發展的整體部署和政府對科技介入和支持的力度、廣度和深度,主要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加大美國政府科技投入和促進企業、高校、非聯邦政府和非營利機構科技投入,使美國科技經費增長明顯快于經濟增長,研發經費占GDP的比例不斷提高。例如,從2015年到2020年美國研發經費占GDP的比例從2.79%提高到3.45%,研發經費總額從5074億美元提高到7209億美元(按現價購買力)。
改革科研體制,促進科技與產業融合,強化美國創新生態系統,進而從根本上鞏固美國的科技領導地位。例如,《2021年美國創新與競爭法案》從四個方面推動美國科技與產業的融合:一是在美國設立10—15個“區域技術中心”,形成多個高科技產品和產業研發網絡,并撥款支持與技術研發密切相關的制造業,設立供應鏈韌性與危機響應項目。二是在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成立“技術與創新指導委員會”,并在5年內提供1000億美元資金,投資于“基礎和先進技術研究、商業化、教育和培訓項目”。三是選擇芯片制造等行業,實施“21世紀的產業政策”,為鎂光、德州儀器等相關美國企業提供政府資金支持。四是進一步加強知識產權執法,更加注重利用貿易政策手段,推動科技產業供應鏈重塑。
加大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領域專業人才的培養力度,進一步從全球吸引高科技研發人才。例如,美國政府設立更多獎學金項目,鼓勵美國本國學生選擇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類專業;為外國技術人才設立新的10年期簽證項目;等等。
利用國家的力量大力推動美國科技發展的同時,對中國科技發展進行綜合性打壓。例如,實施所謂“小院高墻”策略和構建所謂“民主科技聯盟”,力圖對諸如高端芯片、儀器、材料等美國政府確定的與國家安全直接相關的特定技術和關鍵領域,采取更嚴密更大力度的封鎖,并企圖拉攏其盟國與美國一起行動,對中國形成圍堵和打壓。
盡管美國上述四個方面政策措施政府與市場發揮作用的方式和程度有很大不同,但都是在充分利用市場機制的基礎上,發揮政府的主導或引導作用,力求做到有為政府與有效市場的密切結合。
盡管我國與美國在社會制度、經濟發展階段、科技發展水平有很大不同,但我國要實現科技自立自強更需要有為政府與有效市場,美國的一些政策措施也是可以借鑒的,如政府加大科技投入并促進全社會科技投入,促進科技與產業融合,加強科技人才的培養和引進高端人才,等等。針對美國通過“小院高墻”和“民主科技聯盟”對中國科技發展的遏制和打壓,我國更要發揮政府的作用,但同時要注重發揮市場的作用。例如,芯片制造是中美科技戰的重要領域,我國要實現高端芯片制造的自立自強,破解“卡脖子”技術問題,就要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發揮社會主義制度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越性和采取新的舉國體制,包括加大對芯片領域基礎研究、核心技術、儀器設備、材料研發資助力度,大力培養和引進芯片人才,組建芯片國家實驗室,支持芯片產業技術創新聯盟,直接投資入股重要芯片制造企業并支持其上市融資,減免芯片制造企業所得稅,支持國產芯片應用,對美國及其盟友技術和貿易打壓采取有效的反制措施,等等。與此同時,要充分調動芯片制造企業積極性,充分利用我國巨大的芯片需求市場,讓市場機制充分發揮作用。
(肖廣嶺,作者系清華大學人文社科學院教授)
關于我們 |版權聲明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84151598 | 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舉報電話: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3 by www.1200clubviewcondo.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