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utput id="cczfu"><nobr id="cczfu"></nobr></output>
  1. <code id="cczfu"></code>

    <menuitem id="cczfu"><video id="cczfu"><optgroup id="cczfu"></optgroup></video></menuitem>

        1. <ins id="cczfu"></ins>
        2. 中工娛樂

          讓城市街道有溫度、會呼吸

          來源:解放日報
          2023-03-06 12:09

          原標題:讓城市街道有溫度、會呼吸

          日前,上海市綠化和市容管理局發布《關于進一步規范新時期設攤經營活動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兑庖姟分赋?,在嚴禁無序設攤和跨門經營前提下,規范市民集市、創意夜市、分時步行街、超出門窗和外墻經營等新型設攤行為。允許區人民政府劃定設攤開放區,設置特色點、疏導點、管控點。這意味著,假以時日,“指導意見”若能得以實施,上海城市街道的煙火氣會進一步回歸并愈加濃厚。

          相信很多人每來到一座城市時,都會把一部分時間用在徜徉在街道上,希望在腳步到達之處、目光所及之地,走進一座城市的肌理,去感受它的過去、現在、將來。

          一條特別的街道會打開記憶的閘門,給人以不期而遇的渴望。各種腔調的吆喝叫賣聲,充滿煙火氣的商鋪攤點,空氣中彌漫的特色美食香味,偶遇的熟人站在街邊聊天,幾個兒童飛快地跑過……這些場景都能給人一種難以名狀的溫暖、治愈、舒適的感覺。

          商業街市意義上的街道形成于唐宋之際。創作于北宋后期的《清明上河圖》,是近代城市形成的范本,那種平民化和世俗化的存在,蘊含著巨大的經濟、文化、精神效應。其中,街道是除了店鋪之外最重要的商業空間和公共領域。久而久之,商業的發展產生了豐富的街頭文化,增加了市民之間相互交流的機會,與人們的日常生活緊密連接,并承載著記憶和情感。

          近些年來,一些城市管理者希望通過對街道的設計、建設和改造,使之成為一處讓人舒服的公共場所,特別是展示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于是,有些地方不惜花費巨資大拆大建,有的還對沿街房子商鋪門面的形狀、色彩、招牌進行了統一,對報刊亭進行了遷移,對小攤小販進行了清理,然后在街道上植入雕塑、小品、綠地等元素。然而,有些對街道的改頭換面過于簡單、直接,造成了許多像流水線生產出來一樣的街道,沒有創意,沒有建筑之美,看不到街道的人文和歷史,更感受不到它的個性和人情味,實在讓人遺憾。在這樣的街道上,人們只能做一個個匆匆過客,產生不了太多的喜歡和認同。

          無論是山西平遙縣南大街,江蘇蘇州平江路,福建福州三坊七巷,還是山東青島八大關,浙江衢州坊門街、水亭街,這些街道都曾因其濃郁的風土人情被人們稱道。還有很多小街小巷雖不被外人熟知,但街道上的一草一石、一人一景、一店一鋪亦是當地人心中美好家園的化身。我們站在其上,既可以感受到它們久遠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更依稀可以看到它們日夜輪回、有生命、有未來。

          一條街道往往都是在一個比較漫長的發展過程中形成自己的特色。從這個角度而言,我們的城市規劃工作者、管理者不妨以敬畏文化、尊重現實生活的視角,盡量避免一些更新后的街道、街區出現千街一面或是過度商業化的情況,盡可能創造條件讓街道生動活潑起來,形成屬于自己的特色和趣味。(馬朝虎)

          責任編輯:宋環

          媒體矩陣


          • 中工網客戶端

          • 中工網微信號

          • 中工網微博號

          • 中工網抖音號

          中工網客戶端

          億萬職工的網上家園

          馬上體驗

          關于我們 |版權聲明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84151598 | 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舉報電話: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3 by www.1200clubviewcond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掃碼關注

          中工網微信


          中工網微博


          中工網抖音


          工人日報
          客戶端
          ×